五公山人王余佑的传奇人生:十二章传授武术

2023-11-09

                      十二章传授武术


  说着说着,刘汉就困了,其实没喝多少,在那坐着就打起呼噜来,王余佑很佩服这跑船汉子的豪放,自己绝对不会说着话就睡着了。


  赤脚张三现在主要活动在太湖水域,这是现在清朝军队主力都在福建和广西作战,现在这里都是一些明朝投降的地方部队,王余佑不由得为张三他们担心起来,因为太湖周围的苏州无锡太仓嘉兴都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只要清军腾出手来,一定会来剿灭他们,到那时候再转移就晚了,他应该联系上他们,早留下退路,或者去舟山海上,或者去福建投靠郑成功。对了,那琉球使节不是从福建来吗?王余佑走进那像坐禅一样的四个人,问最先上船的那个通译:请问你们从福建来?


  那个通译从静坐中睁开眼,也是很渴望说话的舔了舔嘴,看了看副使,那个副使没说话,但也没动声色,看来是默许了,就和王余佑拉开了话匣子:是呀,我们从福建来,坐了七天海船就到了,这晚秋的南风还是很强劲,估计正使还在一天几十里地在福建山里行军呢。王余佑笑了,他也了解到潮水的一些传闻,希望有一天能带领强大的中华舰队纵横在这辽阔的大洋上。(在台湾南部有著名的黑潮,在台湾海峡内则是加利福尼亚寒流与黑潮支流交汇的地方,去日本可以在钓鱼岛南部趁上黑潮,势若奔马,十来天就可以到日本长崎王直据为基地的五个岛屿,而从琉球到福建则要进入钓鱼岛北部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末支,也是要快很多,从福建向北方长江口黄海一带,也需要朝外海行驶,跨过南行的寒流,趁上经钓鱼岛北上的黑潮支流加速前进,但是季风和洋流都是随季节变化的,只有有经验的老船长老舵手才能驾驭得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周边海洋的征服者和文化传播者,只是在明朝灭亡后,我们失去了驾驭主宰这浩瀚海洋的能力,本书则就这令人痛心的变化进行深入讨论。)


  王余佑最关心的就是南明朝廷的下场,他问那个通译:“你怎么称呼,是不是汉人?你们怎么和正使分开的?正使怎么会被清军俘虏呢?”那个通译说:“我叫李成海,祖上是福建人,到琉球已经三世了,正使金应元被俘经历就别提多倒霉了,琉球历来是到福州转船,哪知道明朝只有这么点地方了,本来看福州很繁华,商人也不少,军队也不少呀,想呆到冬季风向变了再回琉球,没想到这么快,刚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福州的隆武皇帝太窝囊,被清军居然俘虏了,福州城破,他们想跑都跑不了了,海上郑芝龙投降了,他们本来是到明朝来出使的,幸亏正使金应元随机应变,说要见清朝皇帝表达琉球皇帝的问候,商谈今后的贸易邦交问题,才免于一死,被满人像俘虏一样带走了,对于金应元这样用自己来换取他们几个副手随从的安全和自由的行为,他们几个都非常敬佩,已经派人回琉球转告家人消息,他们几个一定要与正使金应元共同进退,生死不分,即不辱使命,也报答金应元舍身入虎穴的大义。”


  王余佑又问,那南明隆武皇帝怎么这么快就败了呢,还被俘虏了?是出了叛徒内奸?通译说这就不知道了,他们只见到隆武帝出场时排场很大,跪下一片一片的,万岁声喊得惊天动地,可是实际到了战场上,却如滚汤泼雪,那些喊万岁喊得那么响的,原来最无能最没用。


  王余佑心里感到很惭愧,人家这通译十分精明,没有说汉人喊万岁喊得响,打仗却没用,给自己留足了面子。这时一个十多岁的小水手拖着条很大的鱼走过来,向船老大刘汉报喜:“老大快看,多大的一条金枪鱼,多肥呀,今天晚饭咱们就吃它吧。”刘汉睁开朦胧的睡眼,看了看金枪鱼的鼓鼓的肚子,嗯,不错,这肚子里该有不少鱼籽,我们今晚吃一顿金枪鱼籽羹,也不枉了王兄弟的这坛好酒,王余佑哈哈一笑,刘老大如此豪爽,我们到了下个海港再买它十坛,琉球的朋友来自异国他乡,今天也一起来尝尝我们中国的好酒。


  琉球副使站起来,也是一口流利的南京官话:“你们中国有句古语叫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远道而来,也没有什么好表达我的敬意,把我随身带的金腰牌留给船主做个纪念,而这位王先生,我看先生博学多才,我也正想和先生讨教一下,必定有所获益。”


  王余佑以为副使是在和他客气,因为他们见面没有说过几句话,所以就客套地说:“副使先生身为琉球代表,必是人中龙凤,怎好和鄙人一个山野村夫相比,真是折煞在下了。”


  副使却以一种超然的神情,看着王余佑,对王余佑深施一礼,王余佑赶紧还礼,副使庄重地说:“鄙人柳生问道,您就是新城王余祐先生吧,在福州就听高梦箕大人说过您的才学和武功,上船来我们有眼无珠不敢相认,可是刚才王先生在甲板上如轻风拂柳,步伐毫不为波浪所乱,气定神闲,又如此关心南明朝廷的命运,我冒昧猜想您一定是王余佑先生。”


  王余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不是吗,好友高梦箕是鸿胪卿,专门接待外国使节的官员,难怪这位能知道自己的名字,连声说:“惭愧,高梦箕大人谬赞了,我只是一个山野村夫,怎么能当得起柳生副使的大礼。”副使傲然地说:“不才从琉球衔王命到中国,就是要学习中国的文化,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到贵国也是想多向中华豪杰请教,金应元正使是文官,喜欢诗词歌赋谈史论道,我则是武官,原是琉球国皇宫禁卫统领,最喜欢与人切磋武学。”说到这里,他神色一黯:“在满清将佐中,有一个人叫做鳌拜,我不是他对手,被他一把扯住脖颈,扔出去几丈远,几次挑战,几次败绩,看来这摔跤之技,高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刀术不行。说到这里,他又恢复了傲然:“我与他用木刀比试,几次用木刀劈中他的脖颈,而他只有一次劈断我的刀,算是胜了一次。”


  王余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是被这位武痴惦记上了,也好,虽然自己国破家亡,但是能与外国高手较量一下,也不负自己的武学。


  刘汉的这种沙船甲板非常宽阔,长宽都有四丈开外,听说要比武,本来就雄性激素过剩的水手们马上围拢来,很快把甲板上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干净,大家围在四周为双方加油,王余佑把短衫紧了紧,拿起两根支窗杆,递给柳生问道一根,柳生拒绝了,回头找随从,把联系的刀拿来,随从步履沉稳地取出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两把木刀,木刀头上缠着厚厚的棉布,还有两个护具,用钢丝编成的一个帽盔面前有细钢丝编的面罩帽盔垂下来盖住脖颈,王余佑感叹这护具的精巧和匠心独运,看来这位柳生问道副使真是在刀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王余佑也不推辞,拿过护具戴好,拿过那把木刀,感觉到这位副使真的是行家,重量和真刀差不了多少,可是材料却是铁力木,比一般的钢铁还要耐击打,因为钢铁是脆的,容易折断,这种铁力木心材呈墨黑色,像墨玉一样,看不出年轮,王余佑知道,这就是年轮太细密了,越是小树年轮越清晰,而上百年的铁力木心材的年轮才会看不清楚,就看着木刀的材质,就知道柳生问道绝对是行家。


  王余佑立正站好,凝神静气,单手怀中抱刀,而柳生则蹲下身体,呼喝出声,两人相对凝视了足有十分钟,柳生先发动了攻击,快步冲上前,一丈远的距离一个箭步就冲了上来就在他举刀劈下的瞬间,王余佑也动了,也向前一大步,就在柳生问道举起刀的时候,冲到了柳生的面前,一只手把刀横在柳生颈上,一只手向上托住了柳生举起的双手,……。


  柳生问道的脸红如渗血,不服地说,先生再来,于是双方分开,这次柳生退开一丈半开外,略略稳住呼吸,再次大喝一声,举刀直刺王余佑面门,这次王余佑还是箭步冲上,比柳生问道还快地迎上去,举起木刀,从下朝外格挡两木刀相交,一声闷响,柳生的刀已用老而王余佑的刀举在头顶,大力劈下,重重地打在带着护具的柳生问道头顶,柳生一屁股坐在甲板上,眼前冒金星,两个随从赶紧过来,柳生忙着说:“没事,我感觉到了,王先生收力了,假如王先生不收力,就是震也要把我脑袋震坏,服了,王先生刀法高超,我五体投地。”


  一个随从叫宫本大库的不服,也要上来比试,拿起柳生问道摘下的护具戴上,柳生关心地说:“谢王先生手下留情,请王先生手下留情。”王余佑向柳生举手还礼,这时宫本大库已经冲到面前,举刀劈下,王余佑用举起的手中木刀斜着向上,那位宫本大库的木刀顺着王余佑的刀的斜度斜着滑开,王余佑进步抬肘,顶在宫本大库的腰间,宫本大库捂住腰退了两步,王余佑的刀已经压在他的头上。宫本喘息了一会还想比试,柳生问道说退下吧,你还需要再练练。剩下的那个随从叫大岛黒木,长得最魁梧,他站出来问王余佑,不知道先生对蒙古摔跤之技有没有研究,王余佑说:“蒙古女真这些蛮夷,学了一点我们汉人的角抵之戏,就自不量力,我虽是天生膂力不足,但还是练过一段时间,可以陪你练练。”


  拿下护具,大岛黒木上来伸手抓住王余佑肩膀,王余佑轻轻说:“抓住了。”大岛就觉得自己手中王余佑的肩膀肌肉突然跳动,脱出他的手指,他赶紧手指用力,王余佑向左扯大岛黒木,大岛的身体向右倾斜对抗王余佑的拉扯,王余佑突然收劲向右猛拽,同时左脚伸出,轻轻别住大岛黒木的右脚,黒木的右脚移动不得,身体失去平衡,响亮的摔到甲板上。


  柳生问道不顾摔在地上的大岛,扑过来跪在王余佑脚下:“师傅,收下我这个资质鲁钝的徒弟吧,在鳌拜手里我还知道我是力气不如人,在您手下,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败的,您收下我吧。”


  王余佑看看柳生,这时大岛黒木也爬起来跪在王余佑脚下,宫本大库也过来跪下,连通译李成海也过来跪下,王余佑说不敢称老师,反正船上寂寞,我们没事练练手脚,互相学习,柳生他恳求半天,看王余佑态度很坚决,也就不再坚持,不过轮番来找王余佑较量,攀谈,回去就互相交流心得记到本子上,他们告诉王余佑,琉球虽然现在以商立国很富庶,可是现在日本在王直的带领下,走上了强盗立国的路子,刀法狠辣,贪欲不足,是琉球的巨大威胁,而现在的琉球皇室,并不重视武备,只是在富贵中堕落消沉,长久之后必有大患。


  王余佑告诉他们,中华武术胜于隋唐,李靖武功高绝在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武术虽然讲究一击必杀,但是最重修身,只有强大的心灵,才能承载高超的武技,如果武技不能为心灵约束,就会伤害自己,走火入魔,或者成为疯魔,伤害亲人和友人,失去做人的意义。


  柳生他们几个细心体会,认真揣摩,船很快就到了天津。


  后来琉球唐手盛行,传到日本,被篡改成空手道王余佑虽然没找到赤脚张三,但是他告诉船主刘汉,如果遇到赤脚张三,就把自己写的一封短信给他,劝他早日离开太湖,龙困浅滩遭虾戏,龙游大海风云起。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