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山人王余佑的传奇人生:三章悲欢离合

2023-11-09

        三章悲欢离合

  美丽的五公山,师祖孙奇逢在这里建立了双峰书院,2000多学子随师祖在这里避世隐居,他们可是大明最后的希望,朱慈悲虽然现在的名字已经改为张之瑜,意思就是朱元璋的余脉,在学院里给学院里的学子送菜,打水,这是师傅留下的功课,他每天要拉四车水到学校,每车水要有100桶,都是他一个人从水井里提上来,拉到书院,再倒进十多个大缸里,每天他都要去菜地里收菜,割韭菜,摘豆角,南瓜,山上多的是榆钱,地上有苦菜,马齿笕,灰菜,春天采茵陈,柳芽,香偆,夏天摘野葱,野艾蒿,木耳;秋天采蘑菇,蕨根……这就是江山,这就是大地,师傅非常宽容他的功课,却十分注重他的生存技能,师傅说,少学些之乎者也,那是误国之道,钱再多,嘴再能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顶吃顶喝,你不见太平盛世,口舌是乱国误国的刀枪,国破家亡后,金银只是招来横祸的祸根,只有这大地才是人民的根本,多体谅山野草民,多做些体力活,不仅能学会生存之道,而且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正路,师傅最鄙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空发议论,说明朝就是被那些不着边际的老百姓不懂的理论引到国破家亡的结果上的,天下什么事最大?就是要生存繁衍,说这里,慈悲脸上有些羞红,虽然今年才十四,可是师傅已经给他定亲了,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就是有金山银山,没有子孙后代,有什么用?师傅还拿了一些羞人的春宫画给他看,师傅教的一些功法是需要静心的,所以对心性修炼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师傅并不戒色,但是要朱慈悲要有定力,不可过度,练功时要集中精力,不要因为色欲使自己分心分神,只要心神守住,就不会过于贪色,不会影响练功。其实慈悲很小的时候就看过这种画,只不过那时很懵懂,现在他可不在是师傅夹在腋下的小孩子了,书院里很多壮汉都羡慕他十四岁的身体有那么大力气,个子虽然不高,身子却很轴实,书院里过年杀猪,杀猪时刀子捅歪了,眼瞅猪窜起来就跑,他当时一点也不慈悲了,上去一脚从侧面踢了猪一个跟头,然后在猪耳朵后面蹬了一脚,那每天带沙包沙袋跑六十里山路的腿脚,楞把猪的脑壳蹬破了,杀猪的玉祥伯褪猪脸的时候,发现猪脑壳碎了,皮下里面一包血水,脸色都变了,管他叫张铁腿,他孙子二冬死活要跟他学功夫,可是师傅不许他显露武功,他是看猪暴起要伤人才迫不得已出手,没想到自己已经这么厉害,两脚就把猪给踹死了,看来以后要注意了,走漏了行迹可不是开玩笑的,不知道多少人会人头落地。正说着,师祖孙奇逢找人来叫他,他赶紧过去,师祖以前见他总是笑*的,今天却很严肃,对着朱慈悲上下打量半天,好久才开口说:你的功夫是哪个师父教的?朱慈悲半天没敢说话,诺诺地说:看别人练,自己也跟着练的。孙奇逢面色更沉了,你这功夫,练了多长时间?朱慈悲说:“五年了”“恐怕没有五年吧,是不是才三年零四个月?”师祖的话令朱慈悲愣住了,难道师傅把自己的身世告诉师祖了?不可能的,师傅说要到条件成熟时再公开自己身份的,现在朝廷正在通缉自己,师傅的好友高梦箕也找了一个假皇子去南京,去试验马士英是否对大明忠诚,但师傅还是告诫自己不要报太大希望,要靠自己,皇帝就是孤家寡人,谁都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力量,现在天下大势不是自己能把握的,这时站出来承认自己是皇子,就比一个在火药库里玩火的小顽童还要危险。朱慈悲现在还不懂天道,师傅说天道不是讲出来的,是靠自己积累到了,学识突破瓶颈,自己悟出来的。……。想到这里,他向师祖挺直腰杆说:我学功夫已经四年多了,所以说虚着是五年。

  孙奇逢露出老狐狸一样的微笑,回身拿过一幅字来,给朱慈悲看:刘佐五设榻兼赠宝刀

  东风吹雪满阑干,晓日清空白画寒。

  四十年来燕市里,楼前流水红尘起。

  竿头青苎酒旗摇,有人匣中鸣宝刀。

  把手赠之锦作带,浑惭下榻逢交泰。

  坐间肝胆饶素肠,情兴淋漓月照床。

  烧烛顿忘别话久,香添再煮瓶中酒。

  春花未吐春衫纡,山色溪光尽入庐。

  今夜停杯好相语,平明上马过东去。

  应知依依不胜情,桥南细问黄莺声。

  中天斗畔高明月,莫教清笳吹石碣。

  云绕蓟门老纶巾,路傍羞对看花人。

“这幅字留给你做个纪念吧,我知道你师傅现在成天忙什么了,你多保重,我们要搬走了,我们搬走之后,可能会有朝廷的人来搜查,搜查过后,这里就可以安静了,我把认识你的人都带走,这样就不会泄露你的消息,尽管你不告诉我你是谁,但你姐姐的胳膊告诉了我你是谁,我也帮不了你什么,老了,人要知天命,我走了,你如有事就去河南找我们吧,你是个苦命的孩子,但师祖相信你以你的淳朴和勤奋,会不辱没你的出身。”师祖一席话让朱慈悲一身冷汗湿透衣裳,看着慈祥的师祖,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师祖带着众多师叔们走了,走的很仓促,很突然,官府倒是没太注意这里,毕竟满人太少,而且现在这个顺治皇帝的日子也不是太顺,多尔衮很强势,虽然满清八旗骁勇,可是南方仍不断的反清,那么点满人根本不够用的,到处拆东墙补西墙,这穷乡僻壤的只要没人扯旗造反就没有人来管了,朱慈悲一个人常对着空荡荡的双峰书院呆呆发愣,他想师祖的谆谆教诲,想起玉祥伯,想起小二冬,二冬想学功夫呢,要不和师傅说说,传功夫给二冬,自己学到仅仅是生存之道,但离师傅讲的天道还是很遥远,没有师傅师祖指导,自己能悟到天道吗?悟不到天道如何能复兴大明江山,如何告慰九泉之下的父皇?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